記者從昨日(2月17日)召開的陜西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了解到,今年陜西省將啟動“鐵腕治霾1 8攻堅行動”,力爭關中地區平均優良天數上升5天。 我省黃標車老舊車淘汰比例居全國前列 2016年,全省共拆除燃煤鍋爐1941臺、3961蒸噸,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15.17萬輛,完成全年計劃的152%,完成比例居全國前列。 據我省自核,2016年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總量同比分別削減3.16%、3.5%、3.54%、3.83%。納入省委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62個新建重點減排項目完成率100%。關中地區2016年列入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計劃的20臺機組全部完成改造任務,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,提前一年完成計劃任務,改造力度西部領先。 受異常罕見的不利氣象影響,2016年,全省13個市(區)平均優良天數230天,同比減少24天,綜合指數6.36,同比下降1.76%。 2017年關中地區平均優良天數上升5天 對比“十三五”國家下達我省空氣質量的約束性指標:優良天數到2020年要達到293天,2016年我省10個設區市實際為245天,尚差48天,每年至少需增加12天。 今年是大氣“國十條”第一階段實施的最后一年,也是全省治污降霾“五年行動計劃”的收官之年。今年我省將啟動“鐵腕治霾1 8攻堅行動”,這是今年全省環保工作首要任務和頭號工程。省政府治霾年度工作方案初步確定38項工作任務和10項保障措施,其中環保部門要牽頭抓好機動車環保監管、工業堆場揚塵專項治理、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、燃煤鍋爐淘汰和環保改造、油氣回收治理、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及應急、網格化監管等重點工作。 2017年,全省務必實現PM10平均濃度下降到80微克/立方米、PM2.5平均濃度下降3%以上、關中地區平均優良天數上升5天的工作目標。 全省5840個突出環境問題全部清理完成 去年,我省精心開展中央環保督察配合保障工作,完成督查組轉交我省32批共1309件環境信訪投訴舉報問題的轉辦和督辦工作。全省共責令整改企業834家,立案處罰363家,罰款2626.24萬元;關停取締222家,按日計罰兩家,查封扣押168家,限產停產229家,司法立案偵查19件,行政拘留20人,刑事拘留6人。按照追責問責有關規定,問責組織47個,問責個人892人,誡勉談話477人,組織處理18人,黨政紀處分278人,其他問責形式119人;約談組織8個,約談個人484人,形成強大的震懾力。全省環保大排查發現的5840個突出環境問題全部清理完成。 加強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 2017年,我省將系統治水,集中治理工業集聚區水污染,2017年底前,全省39個省級以上工業集聚區建成并運行污水集中處理設施。開展造紙等13個重點行業水污染專項整治。力爭到2017年底,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減排完成“十三五”總體目標任務的40%以上。 同時,強化網格化監管,加快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及建設項目清查整改。對環境質量差、執法力度小的地區,繼續采取通報批評、公開約談等措施。運用新的“兩高”司法解釋,加強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,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,對偷排偷放、數據造假、屢查屢犯企業依法嚴肅查處,加大重大環境違法案件查辦力度,嚴肅追究刑事責任。(記者 馬昭) |